微信小程序批量自动化部署

CI/CD这个概念很实用,但我们这种小作坊,没有一些很高大上的应用。

最常见的使用场景就是,开发者一键提交分支master,交给工作流工具完成构建,部署的后续操作,自动更新测试或线上环境。

个人博客等项目可以使用Github action来实现,但公司的代码在云效上,我更习惯于使用云效Flow来实现自动化部署。他的操作菜单是可视化的,非常方便,还有一些推送机器人消息的傻瓜化配置插件。

目前遇到一个需求,就是同一个uni-app小程序项目,需要部署到多个不同的小程序上。每个小程序的主要功能类似,但都有一些定制改动。

每次项目发版时,如果要手动挨个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上切换、上传,会非常繁琐,而且uni-app使用dev命令输出的开发环境微信小程序项目代码也没有优化,正式发版时哪怕只有一个小程序也需要在dev、build两个项目里来回切。

因此非常需要自动化部署来节省精力。

下面梳理一下微信小程序的批量自动化部署实现流程。

准备工作

常见的web项目自动化部署,至少包含代码触发、构建、部署这3个步骤。

其中构建步骤中操作的产物会被打包上传,并在部署步骤中,下载到目标服务器,然后执行后续目录操作、启动等操作。

但是微信小程序的部署不需要这些操作,而是通过在node脚本中执行miniprogram-ci这个工具的相关方法来实现的。

miniprogram-ci的相关文档请参考这里

密钥及IP白名单配置

跟着文档操作,首先需要到微信小程序管理后台的开发设置中进行配置。

点击生成按钮即可创建密钥,关闭后只能重新生成。

将密钥文件下载到安全的位置。由于我们的项目是私有库,这里就直接放到了项目deploy目录下。多个小程序的密钥可以放在一起,默认已经用appId做了区分。

云效Flow的构建集群提供了一组IP地址,将这些IP地址加入白名单即可。地址如下:

47.94.150.88
47.94.150.17
47.93.89.246
123.56.255.38
112.126.70.240

来源

IP地址不在白名单的话,调用上传时会报错。如果在本地调试,别忘了将本机的公网IP加入白名单,或者临时关闭。

构建脚本

uni-app项目使用vite框架,这里用到了.env环境变量的相关功能,原生微信小程序请自行实现或省略此功能。

更新版本号

微信小程序上传时,需要指定版本号。

版本号标准的用法还是放在package.json中,所以我在自动化部署实现过程中,顺便就引入了standard-version版本号管理。(项目被标记为deprecated,但我没有找到其他适合私有库的版本号管理工具,欢迎指点。)

standard-version可以自动根据git提交记录生成CHANGELOG.md

并按照以下初始规则来生成版本号:

如果上个版本之间的提交只有fixed,更新patch版本号,比如1.0.0更新到1.0.1

否则更新minor版本号,比如1.0.0更新到1.1.0

更新版本号的同时,它会将CHANGELOG.md与更新版本号以后的package.json一同提交到git,同时创建一个版本号对应的tag。


在一般项目中这样就足够了,但是如果还想在小程序中展示这个版本号,就会存在问题——无法引入package.json文件。

而且使用wx.getAccountInfoSync虽然也能获取版本号,但只有正式环境能用,在体验版、开发版中是空字符串。

因此,我只能修改部署版本命令,加上了一些后处理脚本,将版本号同步更新到环境变量中。

在package.json的script中,添加以下命令:

json
{
  "scripts": {
    "release": "standard-version && node deploy/deploy.js version",
    "release:minor": "standard-version -- --release-as minor && node deploy/deploy.js version",
    "release:beta": "standard-version -p beta && node deploy/deploy.js version"
  }
}

多提一嘴,release:minor是在提交记录只有fixed但又希望更新minor版本时使用的,可以无视默认规则。当然也可以无视所有规则直接指定具体版本号,具体使用可查看文档(https://github.com/conventional-changelog/standard-version)。

后处理脚本

在deploy目录下,创建deploy.js文件,内容如下:

js
const fs = require('node:fs')
const path = require('node:path')
const process = require('node:process')
const { execSync } = require('node:child_process')
const JSON5 = require('json5')
const ci = require('miniprogram-ci')
const { Command } = require('commander')
const dayjs = require('dayjs')
const dotenv = require('dotenv')
const { version } = require('../package.json')

const program = new Command()

// 同步版本号
program
  .command('version')
  .option('-a, --appid <type>', 'application id')
  .action((options) => {
    const envPath = path.resolve(__dirname, '../.env')
    // 读取 .env 文件的内容
    const envContent = fs.readFileSync(envPath, 'utf8')

    // 分割每一行
    const lines = envContent.split('\n')

    // 定义新的内容数组
    const newLines = []

    // 遍历每一行,查找并修改 VITE_APP_VERSION 的值
    lines.forEach((line) => {
      if (line.startsWith('VITE_APP_VERSION=')) {
        newLines.push(`VITE_APP_VERSION=${version}`)
      }
      else {
        newLines.push(line) // 保留其他行,包括注释
      }
    })

    // 将修改后的内容写回 .env 文件
    fs.writeFileSync(envPath, newLines.join('\n'))

    // 添加文件到暂存区
    execSync(`git add ${envPath}`)

    // 获取前一次提交的标签
    let tag
    try {
      tag = execSync('git describe --tags --abbrev=0').toString().trim()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没有找到标签')
      process.exit(1)
    }

    // 将当前暂存区的改动追加到前一次提交中
    execSync('git commit --amend --no-edit')

    // 删除旧的标签
    execSync(`git tag -d ${tag}`)

    // 将标签移动到新的提交
    execSync(`git tag ${tag}`)
  })

program.parse(process.argv)

这个脚本会读取.env文件,找到VITE_APP_VERSION这一行,将其值更新为package.json中的version,然后将改动合并到前一次的git提交中,也就是standard-version所创建的提交。

没有用dotenv是因为这个工具更适合读取配置,但写入时会丢失注释信息。

构建小程序

如果只有一个小程序,可以略过此步,直接执行构建命令然后上传。

有多个小程序时,需要先执行一些定制脚本,再执行构建。比如至少要做的一项操作是更新appId,在uni-app中,这项配置位于manifest.json中。

deploy/deploy.js中添加以下代码:

js
// 切换小程序
program
  .command('toggle')
  .option('-a, --appid <type>', 'application id')
  .action((options) => {
    if (!options.appid) {
      console.error('请输入 application id')
      process.exit(1)
    }
    // 定义文件路径
    const filePath = path.join(__dirname, '../src/manifest.json')
    // 读取 JSON 文件
    fs.readFile(filePath, 'utf8', (err, data) => {
      if (err) {
        console.error('读取文件失败:', err)
        return
      }

      try {
        // 解析 JSON 数据(支持注释)
        const jsonData = JSON5.parse(data)

        // 修改 appid 字段
        jsonData['mp-weixin'].appid = options.appid

        // 将修改后的 JSON 数据转换为字符串(支持注释格式)
        console.log(jsonData)
        const updatedData = JSON.stringify(jsonData, null, 2)
        console.log(updatedData)
        // 写入修改后的数据到 JSON 文件
        fs.writeFile(filePath, updatedData, 'utf8', (err) => {
          if (err) {
            console.error('写入文件失败:', err)
            return
          }
          console.log('文件已成功更新')
        })
      }
      catch (err) {
        console.error('解析 JSON 数据失败:', err)
      }
    })
  })

这个脚本会读取manifest.json文件,找到mp-weixin.appid这一行,将其值更新为命令行参数中的appid,然后将改动写入manifest.json文件。

调用脚本的命令例子为:

node deploy/deploy.js toggle --appid=你的appid

上传小程序

deploy/deploy.js中添加以下代码:

js

// 上传小程序
program
  .command('upload')
  .option('-a, --appid <type>', 'application id')
  .action((options) => {
    if (!options.appid) {
      console.error('请输入 application id')
      process.exit(1)
    }

    // 获取当前工作目录的父路径
    const projectDir = path.join(__dirname, '../')

    const project = new ci.Project({
      appid: options.appid,
      type: 'miniProgram',
      projectPath: `${projectDir}/dist/build/mp-weixin`,
      privateKeyPath: `${projectDir}/deploy/private.${options.appid}.key`,
      // ignores: ['node_modules/**/*'],
    })
    ci.upload({
      project,
      version,
      desc: `CI机器人于${dayjs().format('YYYY-MM-DD HH:mm:ss')}上传`,
      setting: {
        es6: true,
        es7: true,
        minify: true,
        // autoPrefixWXSS: true,
        minifyWXML: true,
        minifyJS: true,
      },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上传成功')
      process.exit(0)
    }).catch((error) => {
      if (error.errCode === -1) {
        console.log('上传成功')
        process.exit(0)
      }
      console.log(error)
      console.log('上传失败')
      process.exit(-1)
    })
  })

program.parse(process.argv)

这个脚本会调用微信小程序的CI接口,将小程序上传到微信服务器。调用脚本的命令例子为:

node deploy/deploy.js upload --appid=你的appid

其中appid在命令行中传入,而version是从package.json中读取的。

完整的deploy.js文件

js
const fs = require('node:fs')
const path = require('node:path')
const process = require('node:process')
const { execSync } = require('node:child_process')
const JSON5 = require('json5')
const ci = require('miniprogram-ci')
const { Command } = require('commander')
const dayjs = require('dayjs')
const dotenv = require('dotenv')
const { version } = require('../package.json')

const program = new Command()

// 同步版本号
program
  .command('version')
  .option('-a, --appid <type>', 'application id')
  .action((options) => {
    const envPath = path.resolve(__dirname, '../.env')
    // 读取 .env 文件的内容
    const envContent = fs.readFileSync(envPath, 'utf8')

    // 分割每一行
    const lines = envContent.split('\n')

    // 定义新的内容数组
    const newLines = []

    // 遍历每一行,查找并修改 VITE_APP_VERSION 的值
    lines.forEach((line) => {
      if (line.startsWith('VITE_APP_VERSION=')) {
        newLines.push(`VITE_APP_VERSION=${version}`)
      }
      else {
        newLines.push(line) // 保留其他行,包括注释
      }
    })

    // 将修改后的内容写回 .env 文件
    fs.writeFileSync(envPath, newLines.join('\n'))

    // 添加文件到暂存区
    execSync(`git add ${envPath}`)

    // 获取前一次提交的标签
    let tag
    try {
      tag = execSync('git describe --tags --abbrev=0').toString().trim()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没有找到标签')
      process.exit(1)
    }

    // 将当前暂存区的改动追加到前一次提交中
    execSync('git commit --amend --no-edit')

    // 删除旧的标签
    execSync(`git tag -d ${tag}`)

    // 将标签移动到新的提交
    execSync(`git tag ${tag}`)
  })

// 切换小程序
program
  .command('toggle')
  .option('-a, --appid <type>', 'application id')
  .action((options) => {
    if (!options.appid) {
      console.error('请输入 application id')
      process.exit(1)
    }
    // 定义文件路径
    const filePath = path.join(__dirname, '../src/manifest.json')
    // 读取 JSON 文件
    fs.readFile(filePath, 'utf8', (err, data) => {
      if (err) {
        console.error('读取文件失败:', err)
        return
      }

      try {
        // 解析 JSON 数据(支持注释)
        const jsonData = JSON5.parse(data)

        // 修改 appid 字段
        jsonData['mp-weixin'].appid = options.appid

        // 将修改后的 JSON 数据转换为字符串(支持注释格式)
        console.log(jsonData)
        const updatedData = JSON.stringify(jsonData, null, 2)
        console.log(updatedData)
        // 写入修改后的数据到 JSON 文件
        fs.writeFile(filePath, updatedData, 'utf8', (err) => {
          if (err) {
            console.error('写入文件失败:', err)
            return
          }
          console.log('文件已成功更新')
        })
      }
      catch (err) {
        console.error('解析 JSON 数据失败:', err)
      }
    })
  })

// 上传小程序
program
  .command('upload')
  .option('-a, --appid <type>', 'application id')
  .action((options) => {
    if (!options.appid) {
      console.error('请输入 application id')
      process.exit(1)
    }

    // 获取当前工作目录的父路径
    const projectDir = path.join(__dirname, '../')

    const project = new ci.Project({
      appid: options.appid,
      type: 'miniProgram',
      projectPath: `${projectDir}/dist/build/mp-weixin`,
      privateKeyPath: `${projectDir}/deploy/private.${options.appid}.key`,
      // ignores: ['node_modules/**/*'],
    })
    ci.upload({
      project,
      version,
      desc: `CI机器人于${dayjs().format('YYYY-MM-DD HH:mm:ss')}上传`,
      setting: {
        es6: true,
        es7: true,
        minify: true,
        // autoPrefixWXSS: true,
        minifyWXML: true,
        minifyJS: true,
      },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上传成功')
      process.exit(0)
    }).catch((error) => {
      if (error.errCode === -1) {
        console.log('上传成功')
        process.exit(0)
      }
      console.log(error)
      console.log('上传失败')
      process.exit(-1)
    })
  })

program.parse(process.argv)

如果是原生微信小程序,且使用了npm依赖,只需要在upload之前执行一下构建命令即可:

js
// 在有需要的时候构建npm
const warning = await ci.packNpm(project, {
  ignores: [],
  reporter: (infos) => { console.log(infos) }
})
console.warn(warning)
// ci.upload()

在本地调试时,用以下命令即可模拟构建的完整操作了:

node deploy/deploy.js toggle --appid=小程序A
pnpm run build:mp-weixin:小程序A
node deploy/deploy.js upload --appid=小程序A

注意这里的build命令,对应package.json中脚本的写法为:

"build:mp-weixin:小程序A": "uni build -p mp-weixin --mode 小程序A",

传入mode参数时,执行时会读取.env.小程序A中定义的环境变量,从而实现一些定制化的操作。

可以将这组命令写成sh脚本,每个小程序一个,都放在deploy目录下,在Flow工作流中调用。

上传命令执行成功后,微信小程序后台版本管理中就可以看到这个版本了:

后续的提审、发布操作目前仍需人工操作。

配置云效Flow

本地调试正常后,最后来配置云效Flow。

前面的代码触发不变,后面的部署步骤可以直接删除。

构建脚本为:

npm i -g pnpm
p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mirror.com
pnpm i
node deploy/deploy.js toggle --appid=小程序A
pnpm run build:mp-weixin:小程序A
node deploy/deploy.js upload --appid=小程序A

如果有多个小程序,可以配置多个并行步骤:

待优化

依赖应该只需要安装一次,即将安装依赖步骤与构建步骤分开。

(可选)配置通知机器人

在构建步骤窗口的底部,可以添加通知插件。

这里使用的是钉钉机器人,教程参考这里

大致步骤为:

  1. 在钉钉中拉上同事或者小号,凑满3人,创建一个外部群。
  2. 在钉钉群的群设置中,添加机器人,获得api接口地址与签名。
  3. 在云效Flow的钉钉机器人插件中填入接口地址与签名。

此后每次发版,只需提版合并到master分支,等待片刻收到钉钉机器人的提示,就可以准备提审了。

参考来源:

头条小程序批量自动化部署
Mac修复应用无法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