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玄关
门吸
原始的门吸没有磁性,只能防碰撞。所以我换了一个在拼多多上买的带磁吸的门吸,用双面胶固定。
原本拿到手感觉磁性很强,吸上了要使劲才能拉开。装到门上后才发现这点磁力其实不够看。但目前用于固定开门防止风把门吹上还是够用的。
智能门锁
老房子那边装的是带天地钩的小米指纹锁,记得价格是1200。
现在想来,天地钩是个完全没必要的东西,只会增加被困隐患。
我最开始还打算搞渐进式升级,选小米就是因为它的锁孔在正面(其他品牌一般都藏在底部或者不易使用的地方),让我觉得可以保留较为便捷的传统钥匙开门的方式。
实际上装好以后,全家都快速抛弃了钥匙,从此钥匙开门一次都没用过。
但是指纹开锁也带来了问题,就是除了我以外,家人的指纹识别都很困难。结果他们更习惯用密码开门,这种方式效率较低,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所以这次我把精装给的德施曼指纹锁更换成了小米人脸识别智能锁。
人脸识别速度很快,到门口站定不到1秒,直接伸手拉门就行。
现在家人的开门效率也大幅提升了,强烈推荐给家里有老人或医护工作者等指纹识别困难的家庭。
使用10节5号电池,续航大约是6个月。
像我这种边套中间有连廊,会走过来的几乎只有自己家人,自动识别触发的频率低,就更省电。如果是中间套,门又离走廊不到半米,那会相对续航短一些,但可以通过调节识别灵敏度或者干脆关闭自动识别来控制。
门户安全的关键不是锁芯,也不是门的用料,而是社区环境。
锁芯复杂度和门的坚固度只会影响你等待开锁师傅解锁的时间和消防员破门的难度。
因此,门锁要追求的重点是自身的易用性,只带一个手机出门的感觉,体验过就回不去了。
有人担心人脸识别容易误开,比如出门不小心回头看了一眼就开门了,这其实是没实际使用过的臆想。
门锁默认有一个识别冷却时间,默认在关门后15秒内不会再次自动识别人脸,不存在误开问题。
但是比如出门发现忘带钥匙,确实需要再次开门怎么办?
很简单,冷却中的是自动识别。确实需要开门时,手指触摸面板即可触发主动识别。如果不喜欢自动识别,也可以彻底关闭,只使用主动识别。
注意人脸识别传感器不具备摄像功能,猫眼功能需要另购智能门铃或猫眼。
不过使用中也遇到两个问题。
一是对身高有要求,娃身高不到1.2米,人脸识别不到,只能使用其他方式开门。
二是门口障碍物可能导致自动识别快速掉电。
有一次手贱在设置里把自动识别灵敏度设置为高,结果一周后电池就告警了。更换了整整10节5号电池后,只过了10天再次告警。
最后才发现,原来是门口鞋柜上有一把折叠伞的伞柄凸出,凑到了门锁识别镜头附近,导致门锁频繁触发自动识别,从而快速掉电。
将伞拿走并把灵敏度改成默认的中等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了。
智能门铃
人脸识别门锁的识别传感器并没有摄像功能,所以需要再补一个智能门铃。
小米去年的旗舰智能锁是二合一的,但芯片不如后面才出的人脸专用款,人脸识别速度会慢一些。
我买的是米家智能门铃3,通过wifi接入智能家居。
有人接近或者按门铃时,视频会推送到手机或者某些米家带屏设备上。
与门铃类似的还有智能猫眼,主要区别就是多一个屏幕在门背后。
我不推荐这类产品,一方面没猫眼的门需要打孔安装更麻烦,一方面屏幕带来耗电问题,给门走线做常供电更是折腾。
而且固定在门后失去灵活性,屏幕画质也大多比较渣。还不如用手机或者智慧屏来查看视频更方便。
另外,我在使用中发现,智能门铃的续航受wifi信号强度影响较大。
门锁与智能网关通信只需要传输一些文本,而智能门铃需要上传视频信号,信号不佳时耗电量会明显上升。
刚装上时我的门铃信号强度低于20%,续航大约只有2周多,后来在鞋柜里放了一个AX3000,信号强度提升到76%,现在续航至少3个月起了。
鞋柜
鞋柜是宜家的斯多尔。门口连廊为了不影响宽度,就选了这种两腿鞋柜,深度仅17cm,靠在栏杆上正好。背面用纳米胶固定,非常稳当。理论上是违反消防规定的,万一物业要求搬走,纳米胶不留痕清理也比较方便。
To Be Continued.